大学生心理辅导常识 |
发布时间:2015/6/5 发布者:河南工商职业学院 |
据某大学统计,该校5年来中途退学的58 名学生中仅7人是因违纪被淘汰的,其余51 人皆因无法继续完成学业退学,这其中又有15 人因难以适应新环境或缺乏成才的自信心而主动退学。这51 人在校期间都存在明显的心理抑郁和不同程度的悲观、失望,平时他们大多数不愿与人交谈,沉默寡言,独来独往,这几乎是他们的共性特征。面对现实生活的冲击,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。 第一,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,不仅冲击着原有的教育管理工作,而且使大学生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和心理问题。我国高校在实行缴费上学制度以来,一部分学生因经济原因产生了一系列困惑、困难、不满;而取消对招生对象的一些条件限制后,生源数量剧增且情况各异,整齐划一的教育管理已难以奏效。又如分配制度方面,大学生就业市场化,改变了学生与校系之间的行政关系,学生趋于务实化和功利化,以往如积分、分配权等制约学生的“法宝”失灵,同时学生必将面临择业、就业的种种烦恼与困扰。再如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,后勤社会化,高校管理的重心由“校—院系—班级”向“社区—宿舍楼—寝室”下移,学生在自我管理和生活方面碰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;教学管理上,学分制和选课制的推行,带来了班级的离散化,长期以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方式受到冲击,学生的自由度和流动性加大。各方面的改革都会给学生的思想观念、思维方式、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产生影响。 第二,网络社会也对高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。其一是网络信息的广泛性使学生的参照系多了。学生不再盲从某一种理论的灌输,但他们也可能在各种比照中无所适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困惑;其二是网络的虚拟性可能使学生逃避现实,在虚拟世界中脱离正常的人际关系,导致情感冷漠,产生“网络迷恋症”、“网络孤独症”等心理障碍;其三是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,学生从网上接收或发布不健康的信息难以时时监控,增多了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的渠道和机会。在这样的新形势下,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,有思想问题,也有心理问题,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。 第三,人际关系问题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, 只重视教会学生如何认识自然、认识社会、认识国家, 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, 但对于学生如何认识自己、如何处理自己同周围人们的关系、如何学会正确的生活, 特别是针对独生子女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等方面, 往往不够。某高校一位96 级学生在毕业工作不到半年时间里, 因处理不好单位的人际关系而服毒自杀, 而其在校学习期间竟无一人发现其有心理问题。这种惨痛的事实, 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敲响了警钟。高校贫困生是不可忽视的群体,他们过分自尊而产生自卑心理,由于经济贫困和思想狭隘容易导致嫉妒、仇视和反社会心理。孤僻、自卑,使得农村贫困生易产生抑郁、焦虑、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。马加爵便是一个典型案例,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。 为了减少和避免一系列悲剧的发生,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。 作为高校一线的思想政治工作者,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密切关注。不仅作好日常的管理工作,还要抱着尊重、平等,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展开辅导工作。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,使学生对辅导员老师充满信任感,出现问题愿意与老师交流。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,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,防患于未然。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,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,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,改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,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,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,能够坦然面对并正确处理在学习、成长、择业、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。 高校应不断建立完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,成立“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”。这个机构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机构和教育机构。利用这个机构,可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大型的心理咨询活动,开展一些心理健康和知识讲座,普及心理学知识;可进行个别咨询,单个引导;也可以进行集体了解,集体心理辅导等。通过这个机构,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。心理咨询中心应建立全校各个年级学生的心理档案,连续四年进行跟踪心理测试,检测情况与数据纳入计算机管理,配备心理咨询热线,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个案咨询,做好记录,除重点个案咨询外,还需进行团体咨询和进行面上的心理健康教育。 除此之外,大学生本身也要学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减压。大学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学习,通过学习专业知识、学习社会知识克服浮躁,克服盲目。要学会自信,学会倾诉,学会关爱,学会宽容,更重要的是学会快乐。让自己轻松、愉快的度过四年美好的大学时光。 |